问答题
阅读下列《人民网》有关报道,回答问题。
1964年10月16日,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成功。1967年6月17日,我国第一颗氢弹实验爆炸成功。一向被认为贫穷落后的中国,从原子弹到氢弹共用了2年零5个月,比美国少用4年半,不仅在全世界时间最短,而且赶在法国前面。
于敏,1926年生,中科院院士。1949年在北京大学物理系攻读研究生并任助教,1960年开始核武器理论研究。在氢弹突破中,带领团队提出了从原理、材料到构型的完整设计,起了关键作用,被誉为“中国氢弹之父”。2015年1月9日,获得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,奖金500万元。国家主席习近平为他颁奖。(2)说一说国家为于敏院士颁奖的意义。
输入验证码即可查看答案与专家解析:
本章节其它试题
-
[问答题]
答案解析
-
[问答题]
答案解析
-
[单选题]
答案解析
-
[名词解释]
答案解析
-
[问答题]
(4)你认为材料二是否可信?请说出你的理由">
材料一:看下图
材料二:南京街道极为平静。„„九死一生地逃出来的难民们,受到了日本军的亲切抚慰。„„在难民区内,他们(日本兵)不问性别、年龄,给难民分送面包、点心、香烟等,大家感到非常高兴,表示感谢。
材料三:1996年德国将1月27日定为“纳粹受害者纪念日”,2005年联合国将该日定为“国际大屠杀纪念日”。2011年美国总统奥巴马将12月7日定为国家“荣军纪念日”。2014年2月27日中国确定12月13日为国家公祭日。
材料四:日本首相安倍在2015年4月29日在美国发表的演讲中只字不提“侵略”、“殖民”、“道歉”等字眼,遭到广泛谴责。而在德国历史博物馆,12个国家联合推出了“1945战败·解放·重生”的特展,反映德国及其他11个主要受害国因二战所受的影响和伤害。
(4)你认为材料二是否可信?请说出你的理由
(4)你认为材料二是否可信?请说出你的理由">答案解析
-
[单选题]
"> 图示法是中学生学习历史的一种常用方法。下面是不同时期世界形势示意图,其中能够反映当今世界形势的是()
">答案解析
-
[单选题]
答案解析
-
[单选题]
答案解析
-
[问答题]
答案解析
-
[问答题]
答案解析
-
[问答题]
答案解析
-
[单选题]
答案解析
-
[问答题]
答案解析
-
[单选题]
答案解析
-
[多选题]
答案解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