单选题
1958年的《人民日报》曾出现过这样一些报道,“麻城建国一社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”“。福建海星社创花生亩产一万零五百多斤记录”。这些报道反映出()
- A建国初国民经济的恢复
- B”大跃进”时期浮夸风严重
- C农业发展水平空前绝后
- D农业合作化成果显著
输入验证码即可查看答案与专家解析:
本章节其它试题
-
[单选题]
答案解析
-
[问答题]
答案解析
-
[单选题]
答案解析
-
[单选题]
答案解析
-
[问答题]
答案解析
-
[单选题]
答案解析
-
[单选题]
答案解析
-
[问答题]

(2)材料二所指的战争爆发后,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最大规模战役的意义是什么?结合所学知识,从力量和地位两方面归纳中国抗击日本的这场战争的特点。">
阅读下列材料,回答问题。
材料一看下图
材料二哪怕日本强盗凶,我们的兄弟打起仗来真英勇。哪怕敌人枪炮狠,找不到我们人和影。让敌人乱冲撞,我们的阵地建在敌人侧后方,敌人战线越延长,我们的队伍愈扩张。不分穷,不分富,四万万同胞齐武装,不论党,不论派,大家都来抵抗。我们越打越坚强,日本的强盗自己走向灭亡,看最后胜利日,世界和平现曙光。

(2)材料二所指的战争爆发后,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最大规模战役的意义是什么?结合所学知识,从力量和地位两方面归纳中国抗击日本的这场战争的特点。

(2)材料二所指的战争爆发后,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最大规模战役的意义是什么?结合所学知识,从力量和地位两方面归纳中国抗击日本的这场战争的特点。">答案解析
-
[单选题]
答案解析
-
[单选题]
答案解析
-
[问答题]
(3)唐朝时有两位高僧也曾经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,他们是谁?">
观察图片,回答问题。
(3)唐朝时有两位高僧也曾经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,他们是谁?
(3)唐朝时有两位高僧也曾经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,他们是谁?">答案解析
-
[单选题]
答案解析
-
[问答题]
(3)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次国际会议?根据材料指出中国在这次会议上发挥的积极作用。">
阅读下列材料,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。
材料一1842年8月,清政府议和大臣与英方代表在南京下关静海寺谈判时,英方代表态度凶恶蛮横,动辄扬言开炮攻城,威胁恫吓。清政府代表昏庸无能,一听到英军要开炮,马上接受了英方的全部要求。
材料二在巴黎和会上,顾维钧就山东问题作了一次畅快淋漓的精彩发言。从历史、经济、文化各方面雄辩地说明了山东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,阐述了中国对山东的主权,批驳了日本的无理要求,指出“中国的孔子有如西方的耶稣,中国不能失去山东,正如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。”发言在代表们的掌声中结束。
材料三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召开的会议上,很多国家对中国不十分了解,对中国抱有敌意。针对这种情况,周恩来临时修改了早已准备好的发言稿。他诚恳地说:“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”,“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”,亚非国家不应陷入关于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争论,而应团结起来,积极维护和促进民族独立和世界和平。周恩来的发言,深深打动了与会代表的心弦,受到与会各国代表的热烈赞扬和拥护。
材料四1990年到2004年,中国已先后向联合国10个维和任务区派出了1450多名军人参与维和行动,其中包括650名军事观察员、军事联络官、军事顾问和参谋军官。
图5联合国维和部队中的中国官兵
(3)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次国际会议?根据材料指出中国在这次会议上发挥的积极作用。
(3)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次国际会议?根据材料指出中国在这次会议上发挥的积极作用。">答案解析
-
[多选题]
答案解析
-
[单选题]
答案解析